在二十大的背景下,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將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持“一個目標,用好兩個途徑”?!耙粋€目標”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兩個途徑”,一是提高核心競爭力,二是增強核心功能。其中,增強核心功能,重點在于優化布局、調整結構,鞏固國有經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重要行業領域的控制地位。優化布局、調整結構落實到國有企業層面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國企“重組改革”。國有企業如何完成這項改革任務,千億級國有企業徐工集團的答卷或許能給企業帶來一些思考。
徐工有限混改之前,徐工集團層面以及徐工有限層面均存在工程機械類業務,雖然機械業務以徐工有限為主體,但仍存在業務分散不聚焦,同業競爭風險。徐工有限混改后,徐工集團除工程機械主業外,還有商用汽車、金融服務、建筑實業、人力資源等業務,但業務發展較為零散,未形成專業的板塊劃分和清晰的板塊定位。十四五規劃后,徐工集團在業務架構上劃分工程機械、商用汽車、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金融、人才服務、產業投資六大業務板塊,并明確業務板塊定位及方向。

法人治理上,積極推動總部及二級公司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明確各治理主體權責,加強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職權,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建立權責清單體系。在管控模式上,徐工集團根據各業務板塊自身發展階段與戰略特點以及“管資本”為主的國企改革要求,選擇戰略管控模式,同時基于管控類型設計差異化管控權責。
在組織架構上,徐工集團打造“集團總部資產—二級單位資產層—三級單位執行層”三層架構,同時在戰略型管控總部職能設置指導下,突出新的總部定位和管控模式下的總部職能發揮。
2022年8月29日徐工機械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實現工程機械整體上市,吸收合并完成后,徐工有限的法人資格注銷,進一步提升徐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圖:徐工機械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市值對比(億元)
從資本市場來看,從2020年徐工有限完成混改后,徐工機械市值整體向上增加,在徐工機械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后,徐工機械市值超過中聯重科,并與三一重工的市值差距在逐漸縮小,目前徐工集團全球行業第3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4位、世界品牌500強第395位,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一張響亮名牌,改革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