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李克強總理向大會做了《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诽岢觯簢@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歷史與實踐表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相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一環。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制造業高速發展,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醒目的成就,躍居世界制造業強國序列,但隨著經濟的轉型,世界制造業的不斷轉移,我國制造業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稅負過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國際化品牌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中國制造業將進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行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應緊密圍繞重點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重要資源勘探與增儲、數字化轉型、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物流體系完善、數字經濟發展等全面推進。01
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目前我國在制造業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環節還存在“卡點”“堵點”問題,部分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國外制約,產業基礎能力較弱,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十大重點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重點產業鏈優化升級,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從供需兩端發力做大做強做優中國制造業。1.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核心路由交換技術、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傳輸技術突破;2. 圍繞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推進高檔數控機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術突破;3. 圍繞航空航天裝備,推動高推重比、先進渦槳(軸)發動機及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技術突破;4. 圍繞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推進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突破;5. 圍繞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推進體系化安全保障、節能環保、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突破;6. 圍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技術;7. 圍繞電力裝備,推進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高溫超導材料等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應用技術突破;8. 圍繞農機裝備,推進大型拖拉機及其復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等高端農業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技術突破;9. 圍繞新材料,推進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10. 圍繞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推進生物3D打印、誘導多能干細胞等新技術突破。
我國石油、鐵礦石、鈷、鉀鹽、銅礦砂、錳礦砂、鋁土礦、鉻礦、鎳礦、鉑等重要能源與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國際形勢一旦出現變化,必然影響經濟安全甚至是國家安全。對此,做好國內資源安全保障工作將成為首要任務。
一是需要做好能源與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實施礦產地戰略儲備工程,增強戰略性礦產資源長遠保障能力。
二是制定相關激勵與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勘查找能源與礦產資源,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優先保障戰略性礦產探礦權轉采礦權用地需求。
三是完善新型能源體系,推動我國綠色低碳能源開發與利用,政策推動戈壁、荒漠、荒灘等未利用地、深遠海光伏產業建設。
03
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一是科技賦能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從機械化、自動化、批量化生產向數智化、綠色化、柔性化生產等新業態新模式轉型。
二是先進制造裝備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傳統制造業和中小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附加值,推動行業從粗放生產轉向精細生產。
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5G、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要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要擴大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業規?;?、集約化發展。
現代物流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圍繞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發展目標,著力建設四大體系,構筑現代物流發展的新格局。一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建設供需適配的物流體系。從物流設施、物流服務、物流支撐三個方面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以通道和網絡為核心建設內外聯通的物流體系。依托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邊口岸城市等,構建國內國際緊密銜接物流大通道,補齊國際航空物流短板,打造一體化運作的航空物流服務平臺,形成優質高效的國際航空物流服務體系;推動現代物流和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物流組織及配置要素能力等層面培育發展物流經濟。三是以應急能力和提質增效為核心建設安全高效的物流體系。強化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安全和信息安全保護,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促進全鏈條降成本,推進結構性降成本。
四是以數字化和節能減排為核心建設智慧綠色的物流體系。加快物流數字化轉型,加強物流大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培育物流數據要素市場,深入推進物流領域節能減排。
06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推進數字經濟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行業頭部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圍繞數字經濟產業鏈完善政策,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超高清顯示等產業水平。從平臺經濟的數據要素賦能、創新發展支持,稅務政策優惠、投資鼓勵等方面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以更好支持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也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我們相信,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中國制造業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創造更大輝煌!